第九百七十九章:罪在当代,功在千秋-《我真不是木匠皇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朱由校只是淡淡回了一句。

    “朕就是想揍他,不需要别的理由。

    “如果非要一个理由,那就说朕看他不顺眼,要灭了他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明目张胆的“理由”,王洽人都直接傻了。

    不愧是天启大帝,出兵根本不需要理由。

    尽管朱由校是这么说的,但兵部却不能就这么发出去,这属实是太装逼了,他们都看不下去了。

    商量几天,内阁也发现这两个国家实在找不出什么能导致灭国之罪的事情来,一直都老实得很。

    于是编了个海商遭到截杀的蹩脚理由,就这么愉快的决定出兵了。

    东吁王朝和大城王朝接到大明的宣战诏书时,整个国家都是懵逼的,两个国家的至高王都在想,我们做错了什么?

    当然,他们第一个想到的绝不是整军备战,和大明拼一个你死我活,因为肯定打不过。

    他们想到的,是如何找到那个根本不存在的,截杀大明海商的人。

    不存在的人,怎么可能找得到呢?

    所以,无论他们怎么讨好,朱由校还是权当没看见,在准备了一年多以后,在天启二十四年初,下旨正式发兵征讨东吁和大城。

    这次领兵出征的,是新晋一派文官将领的代表着,孙传庭。

    孙传庭率领朱由校交给他的十七万大军,号称三十万,从北京城的运河乘船先抵达南京,而后出海。

    明军将由海路前往安南的一处港口,这也是大明在东南亚唯一的港口。

    由于很多人晕船,到达安南后,大军好是修整了一段时间,在一个多月后才继续向南。

    对于南边的东吁和大城两个国家而言,这种坐着等死的感觉是最难受的。

    当朱由校在一个月后,收到孙传庭顺利攻陷大城王朝号称“永远胜利之城”的阿瑜陀耶的消息时,脸上看不见任何高兴之情。

    朱由校放下这份塘报,缓步来到窗檐边上,望着缓缓落下的西洋,喃喃说道:

    “万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”

   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,朱由校直到现在才真正明白。

    为了日后华夏的兴盛,这个罪人,就让朕来当。

    ------题外话------

    上一章关于扶持本土宗教的内容已经添加了道教。

    其实扶持谁不重要,老百姓会不会信,这也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必须要有这个政策,来确保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不会发生。未雨绸缪总是好的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