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5章 十二个菜。-《史上第一豪横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  叶坤笑道:“就这也不简单了。”

      “是啊,还是华夏大地上,出了一个好皇帝啊。”

      老袁父亲很感慨:“我今年,六十二岁了,四十岁以前,过的都是苦日子。自从皇上叶坤,打下了中原和北方,日子才渐渐好起来。

      我以前,当过夏侯昌的兵,那时候在军队里,也经常吃不饱。”

      王大海笑道:“夏侯昌穷兵黩武,老百姓哪里有好日子过?我们的皇上,才是真正的仁义君主,一心想着百姓。”

      老袁父亲点头:“是啊,皇上引进了红薯花生土豆玉米,还有棉花,对老百姓帮助最大。衣食住行,棉花解决了百姓的穿衣问题;红薯土豆和玉米水稻小麦,解决了粮食问题;

      修建的铁路公路和运河,解决了出行问题;水泥石灰,也让现在的房屋,比以前更加结实了。

      我们的皇上,不简单啊。”

      老袁笑道:“就是建筑材料太贵了。听说朝廷正在研究,征集环境保护条例,下一步,可能会限制民间烧窑,保护耕地。限制民间砍伐树木,保护森林。那时候,砖瓦木材价格,怕是更高。”

      老袁亲家也发牢骚:“民间盖房子,还有限制,不让盖大房子,而且要经过集体规划,不能乱盖。盖好的房子,要经过验收,不合格的,还要拆除,或者罚款。”

      叶坤不解:“盖房子要规划,是必须的。否则都乱盖,影响卫生,也影响交通。发生火灾什么的,也不利于救援。

      可是,盖房子罚款,是怎么回事?”

      “占用耕地,要罚款的。”

      “原来如此。”叶坤点点头,解释道:

      “随着人口增加,人均耕地面积就会减少。保护耕地,也是为了长远打算。俗话说,但存方寸地,留与子孙耕。

      限制民间盖大房子,也是为了节约资源。我觉得,寻常百姓的房子,不必太高大。太高大的房子,反倒不结实。

      檐高九尺的房子,已经足够。后院小房子和厢房,檐高八尺,其实住起来也舒服。据我所知,皇宫里的房子,也不是很高大。很多小房子,和民间的厢房差不多。”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